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教学

肉毒素面部美容治疗的临床简介

2011-01-25    阅读量:

肉毒素面部美容治疗的临床简介

 
  肉毒杆菌毒素是梭状芽孢杆菌属的肉毒杆菌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生物毒素较强的高分子蛋白神经毒素。肉毒素分为A、B、C、D、E、F、G七种类型,他们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但抗原性却不相同。目前我们在临床上均采用A型肉毒素,因为该型毒性强而稳定、易于生产精制和保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这几年使用A型肉毒素进行面部美容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作用机理】
  A型肉毒素主要是通过其局部肌肉注射后产生化学性去神经或功能性去神经而造成肌肉萎缩的。A型肉毒素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外周胆碱能运动神经末梢的神经-肌肉接触点,阻碍钙离子激发乙酰胆碱囊泡的外排,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使肌肉组织失去神经支配从而产生废用性麻痹进而渐进性萎缩。A型肉毒素的这种化学性去神经或功能性去神经而造成阻断作用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但由于神经末梢的轴突可以不断地“出芽”并伴随着运动终板的不断新生,神经末梢的神经-肌肉接触点可以产生新的接触点,也就是说A型肉毒素造成的肌肉萎缩是可逆的。
  【制剂及配药】
  我们采用中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型肉毒素。该制剂为冻干粉,50或100u/瓶,储存于-4°C冰箱中。使用前用1~10ml无菌生理盐水稀释。(通常我们不赞成药物浓度太低,配药时注意避免产生气泡,以免药物失活。稀释后的药液应在4小时内用完,否则应储存于-4°C的冰箱中,这样药物在3天内尚可使用。
  【临床应用】
  在这几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认为,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适用于咬肌肥大,早期、中期面上1/3的皱纹,如抬头纹、鱼尾纹、眉间纹,以及颏下、前颈部等动力性皱纹等。这些皱纹是由于肌肉的运动产生的,可以用手指将其展平。然而对于体位性皱纹及重力性皱纹,肉毒素的治疗效果差或无效。对于那些皮肤较厚、油性、皱纹较深的患者,以及高龄严重皱纹的患者肉毒素的治疗效果也很差,这些皱纹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术后注意事项:
  1. 注射后1小时内尽量皱眉、微笑或做咀嚼动作,因为肉毒素会优先和活动的肌肉结合,这样有利与毒素的扩散。
  2.眼周皱纹注射后避免局部按摩,这样可以防止药液进入眼眶内,而造成眼肌麻痹。
  3. 氨基甙类的药物会加强毒素的作用,所以术后禁用此类药物。
  4. 每次的注射量不宜过多
  5. 如果效果不理想,3月后可以追加注射一定量的药物。
  并发症:
  1.少数人有一过性轻微的头痛、麻木。
  2.术中如果刺破血管会形成局部的血肿或淤斑。
  3.注射抬头纹不当时,可以导致上睑下垂或眉下垂。但是下垂轻微,2~3周后可以恢复。
  4.注射鱼尾纹剂量过大时,可以导致眼睑闭合不全。如果注射太靠近睑缘,毒素向眼外肌扩散,可发生复视。
  5.肉毒素为一免疫源性蛋白,注入体内可产生抗体,所以如果大剂量、反复注射可引起身体免疫复合物疾病。
  6.极少数人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所以应备用1/1000的肾上腺素。
  7.手术后局部肌肉剧烈运动,可能延长提前皱纹的复发或下颌嚼肌复发的时间。
  A型肉毒素没有明确的禁忌症,但基于A型肉毒素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外周胆碱能运动神经末梢的神经-肌肉接触点,阻碍钙离子激发乙酰胆碱囊泡的外排,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使肌肉组织失去神经支配从而产生废用性麻痹进而渐进性萎缩的原理,国内外厂家均建议不用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有青霉素过敏史和局部感热的病人,慎用于脊髓性肌肉萎缩和重症肌无力等全身性神经肌病患者。
  A型肉毒素只能单纯治疗咬肌肥大,如果是下颌骨肥大必须通过手术才能改变脸形,达到小脸的效果。
总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早期面部动力性皱纹以及局部肌肉肥大已经作为一个成熟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进行该项技术的治疗时,必须严格掌握好适应症及正确的操作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美容效果。爱美的mm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的专业医师。 
 
 
                                                           整形六科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