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相关文章 > 营养科

警惕家庭食物中毒,别让美味变“毒药”

2025-09-19    阅读量:


“我们就在家里做了一顿家常菜,却意外地让全家人都上吐下泻......”

生活中,许多人认为“食物中毒”仅仅会发生在卫生条件堪忧的饭店、外卖或路边摊中。殊不知,在家烹饪美食时易被忽略的操作细节中其实藏着食品安全隐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在自家厨房中的隐形“雷区”吧! 


雷区1:处理不当的木耳、银耳

食用了处理不当的木耳和鲜银耳可能造成米酵菌酸中毒。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100摄氏度的高温高压烹饪也无法将其破坏,因此我们在使用操作中应注意规范泡发。木耳泡发时间要控制好,泡发最好用温开水,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在炎热的夏天,如果泡发时间太久,更容易滋生病菌。鲜银耳比干木耳更易变质。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的食物就是鲜银耳。要先清洗干净后再用干净的水和容器泡发或烹饪,一次量不要太大,泡发后及时食用。综上所述,木耳、鲜银耳应现泡现吃,若泡发后摸起来黏滑、有异味,需立即丢弃。


雷区2:非全熟的动物性食物

这类食物是细菌的“重灾区”。例如:生鸡蛋、溏心蛋、生的禽畜肉可能会被沙门氏菌污染;海洋鱼类、虾、蟹、贝等海产品可能会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在选购食用此类食物时,请务必选择来源可靠的产品,做到妥善保存、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及时食用。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幼儿、孕妇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更需注意避免食用生食、半熟食品。 


1758763470700.jpg

雷区3:隔夜菜

饭菜在室温下存放过久,或存放后未充分加热灭菌,都会导致细菌(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大量繁殖。食用此类食品后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表现(如急性胃肠炎)。因此,我们在平时做饭时,需要规划好制作量,做到“现做现吃”,最大程度的保证食品新鲜和安全。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及时密封冷藏,并于再次食用前确认食品未发生变质并进行充分加热。此外,隔夜凉菜(尤其是含豆腐、海鲜的凉拌菜)也不建议食用。在此提醒大家:冰箱不是保险箱,对于已变质食品没有逆转功能,对于已经放入冰箱储存的食物也应尽快吃完。


1758763503384.jpg

每一道菜的味道,都应该是幸福与安全的味道。每一次正确的操作,都是对家人健康的默默守护。愿您的厨房飘出的永远是诱人香气,愿您家的餐桌承载的永远是欢声笑语与百分百的安心。


参考文献: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宣传折页《预防沙门氏菌感染》、《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2025年发布

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苹果园街道所《关于做好夏季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提示函》


科室简介

膳食科(营养科)肩负医院临床营养与食堂管理两项工作。科室开设营养食堂和营养门诊,前者着力于院内职工病患的膳食供给、手术患者的特殊营养膳食制作,后者针对术后患者营养康复、临床基础疾病膳食改善等方面的例临床营养指导。科室现有营养医师、技师、护士各一名,在临床营养治疗的同时也开展营养咨询、营养宣教等相关工作,着力配合医院手术科室更好的开展治疗工作。


营养门诊出诊信息

1758763538951.jpg

注:实际出诊情况请以各挂号平台当日信息为准。


撰稿:彭 佳、吴 洁
审修:彭 佳
供稿:膳食科(营养科)
图片: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宣传折页

监制:庄 囡

编辑:刘 、郑 
核校:文芳菲


上一篇:

下一篇: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