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教学

扩张器并发症——扩张器外露的防治

2010-01-19    阅读量:

扩张器并发症

        ————扩张器外露的防治
 
  扩张器外露多见于切口处外露和扩张顶端表面皮肤破溃时,有扩张囊外露及注射壶外露两种情况
  扩张器外露原因
  1)切口选择不当。如位于不稳定瘢痕表面,扩张器离切口太近或扩张器移位到切口下,可造成切口愈合不良。2)剥离层次过浅或损伤表面主要血管引起皮肤坏死。3)扩张器未展开,折叠成角。4)注水过程中一次注水注过多,阻断皮肤表面血循环。这是导致扩张器外露的最常见的原因。5)注射壶太厚或早期包括过紧,压迫表面皮肤使之坏死。6)感染和血肿,影响切口愈合或继发表面皮肤坏死。
  预防及处理办法
  1)切口应距扩张器边缘最少1CM,切开时务必垂直切入并达拟埋植的层次后再剥离,剥离过程中避免用锐利的器械对切口边缘的组织反复牵拉。2)关闭切口时应分层缝合,并且在距切口1CM左右处将皮瓣与深部组织缝合固定几针,以防止扩张器移位到切口下。3)剥离层次要清楚,结扎或电凝止血时离表面皮肤有一定距离。4)分享的腔隙周边要比扩张器大1CM,扩张器要展开,如果注液过程中发现扩张器有折叠成角现象,应轻轻按摩使其尽快展开。
  护理措施
  1.切口的护理
  术后认真观察和记录切口敷料包扎的松紧度,有无脱落和渗出,如包扎过紧、渗出较多时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敷料。如切口愈合能力差,应推迟拆线及注射时间,必要时可先少量注液,待切口愈合完好后再拆除缝线,且切口愈合好之前,每次注射量不宜过多,以防切口处张力过大影响愈合、甚至裂开。
  2.注液过程中的护理
  1)注液时间:注液开始的时间以不影响切口愈合为度,一般在拆线后2~3d 开始,注液时应持续缓慢注射为最佳,一般每周注射1 次,少量多次注射可避免一次大量注液时,因张力过大影响皮肤血运。每次注液量:一次注液量理论上不超过扩张器容量的15 % ,实际工作中,由于局部组织张力,患者耐受情况等,一般一次注液量以充分扩张表面皮肤,使其有一定张力又不影响扩张皮肤的血运为度。注液时边注射边观察扩张器表面皮肤的颜色和充血反应,如表面皮肤颜色苍白,充血反应变慢或消失应停止注液,观察15min ,如颜色和充血反应恢复正常,可不予处理。否则应回抽一定量的液体,直致表面皮肤血运恢复正常。2)扩张器打折的处理:术后早期如发现扩张器打折成角,应足量注射,边注射边按摩,使扩张器充分展平。3)扩张后期由于重力作用扩张器移位下坠时,应用三角巾托起或嘱患者采取不易下垂的体位,如平卧位来预防。4)严格无菌技术,防止感染。由于扩张器对人体是一种异物,如有细菌侵入极易感染,且感染不易局限和控制,因此术区备皮和注液过程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十分重要。
  发现扩张器从切口外露,应尽快处理,或进一步剥离后将扩张器向深部埋植,或回抽部分液体在最大张力下重新缝合切口。如果注射壶外露,可采用体外注射法若由于扩张部位皮肤破溃,扩张囊外露,应尽快行二期手术。
 
                             整形九科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