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教学

情绪、语言与疾病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2011-09-20    阅读量:

情绪、语言与疾病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情绪是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医学模式中,情绪与人们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关系。良好的情绪使人精力充沛,身体健壮;不良情绪使人颓唐沮丧、萎靡不振、疾病丛生。从临床工作中发现、某些病人的痛苦、愤怒和其他一些感受总是伴随着心血管系统、肺、消化器官、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实验研究发现,在痛苦和愤怒时由于外周动脉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增高。但在恐惧时心输出量增加而导致收缩压增高。当代科学认为在这个反应中下丘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向肾上腺髓质发出信号,使其分泌额外的肾上腺素或其他的激素类物质,这些物质的增多,对身体起破坏作用,除了升高血压和血糖外,还逐渐减慢抗体的产生。国外学者报道,紧张状态下激素终究会损伤胸腺和淋巴这两大免疫系统的中心。这就是机体在精神作用下易患溃疡、甚至癌症等各种疾病。
  语言是随着人类的进化而进化的,巴甫洛夫把它叫做“第二信号系统”,“万能的条件反射”。人的一切概念、感受和状况都是用语言来表示的。因此,语言对人的健康、心理及整个机体都起作用。比如:听到好消息就感到高兴,微笑;听到坏消息则心情沉重、面色苍白、落泪;听到沉痛的噩耗甚至会失去知觉、发疯或患病。所以说语言的分量与所说的话语对听者切身关系的大小、对所听话语的精神准备程度、外界环境的状况、机体的应激状态等,均对病人治疗与恢复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护士语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护理工作中很多时间是与人打交道,护士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护士的语言与患者心理变化息息相关,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恰当的语言可以增进彼此的沟通,达到心理上的融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激烈的语言刺激可使患者的情绪发生波动甚至延长病程。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心理特点恰当地引导患者进行交谈,对新入院的患者应礼貌称呼,谦虚地介绍自己,根据病情给以启发、开导,介绍有关健康知识,使患者及时得到疾病与康复的信息,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和负担。与病人交谈时用鼓励、愉快的声音使患者感到亲切、温暖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予以理解和帮助。在安慰时,不需要华丽的语言来修饰,语言诚恳、朴素、符合实际,就可以见效。护患之间以诚相待,但并不是事事都向病人坦诚相告,特别是对诊断治疗上的一些意见和措施要严格保密,防止“祸从口出”。
  所以,医护人员应该自觉加强文化语言的学习和修养,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促使患者产生积极的情绪,是体内器官系统处于高水平的协调一致,使患者在心情愉快中接受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


                                         南一病区

 

 

热点文章